“一户一田”来了!中央一号文件:土地整治,小田并大田

期待已久的中央一号文件,终于发布了。其中,关于三农的各种信息,确实不少。通过这份文件,我们基本可以看出“农业强国”,并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推进实施中。其中,对于广大农民群体的各种利好,也将一一推进。前期,我们经常说的“一户一田”的农田改革,也在文件中提出。那么,为什么要进行“一户一田”?这个变革对农民真有好处吗?

土地的变革来了!一号文件明确指出:总结地方“小田并大田”等经验,结合土地整治,解决细碎化问题。

“一户一田”来了!中央一号文件:土地整治,小田并大田

这里,估计很多人要问,为什么要实行“一户一田”的模式。目前,每家每户的耕地也不多,通过农田整治后,即使归整成了一块大田,但是总感觉意义不大。并且国家为了基本农田的整治,需要花费这么多的资金。

据一位郑姓专家说,目前农村的农田整治的补贴基本在3000元每亩。在去年的时候,基本已经整治了10亿多亩。这是多么大的一笔开支,估计有农民朋友会想,把这些钱放在其他设施建设上,岂不是更好?

其实,多地试点推行“小田变大田”的土地变革,是迫于现在耕地的利用率低下的原因。我们都知道,现在的农民基本不以种地为生。大家种的粮食,只是为了自己的口粮而已。甚至一些农民因为常年在外打工,导致家里的良田已经荒芜了多年。

“一户一田”来了!中央一号文件:土地整治,小田并大田

一直以来,国家将粮食的生产作为头等大事,粮食的安全关乎着所有民众。近几年,估计大家听到的最多的话,就是保住18亿的基本农田的底线。现实是截至2022年的时候,据权威发布,我们的耕地总面积是19.18亿亩。也就是说,这些农田要全部种上粮食,才是高枕无忧的。实际上,又有多少耕地是种植的粮食的,不得而知。

为此,提升农田的利用率,已是迫在眉睫了。一方面要对一些撂荒地,进行复垦种粮;一方面要宣传、制止基本农田更改用途的行为;另外一方面通过农田整治,改善附属设施,提升种粮条件。

“一户一田”来了!中央一号文件:土地整治,小田并大田

以前,农户家的地,大都是村东头一块儿,西头两块,房屋边上一块。几块土地面积不大,但是耕种起来,却耗费时间和精力。通过部分地区的“小田并大田”的试点,让大家实现“一户一田”的时候,就不用东奔西走,一天忙到晚,效率却很低。

其实,通过实行了“一户一田”的政策后,农民有这么的几点好处:

1、方便耕种。可能对于平原地区,土地零散一点,只是多跑了几趟路。可是对于我们丘陵地带来说,一天到晚尽跑路,干不出啥活来。如果将耕地归整到一起后,种植就方便了。

“一户一田”来了!中央一号文件:土地整治,小田并大田

2、利于机械化种植。现在的老辈庄稼人快种不动地了。可是,这些地还需要人来种。其实,明显的发现,很多农民基本都不自己动手了,而是叫来各种农用机械,完成土地翻耕、播种、打药、收获。因为只有田块平整,面积足够大,使用这些机械才方便、划算。

3、利于耕地的流转。当家里的耕地实在种不动了,就可以把自家耕地流转出去。每年收点租金,就非常不错。按照目前很多地方的租金算,一亩地大多在500-1000元。家里要是有个5亩地,一年的租金就有2500-5000元。这点钱,就相当于多了两份农村养老金了。当然,如果你家的耕地零散分布,估计就没有出租的价值了。

“一户一田”来了!中央一号文件:土地整治,小田并大田

总体来说,农村的耕地整治,并推行“一户一田”的政策,是利国利民的好事。所以我希望这个政策实施,能快点到来。大家觉得“一户一田”好吗?

本文转载自,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,本文观点不代表花卉网立场。

(1)
花网的头像花网
上一篇 2023年2月15日 下午2:35
下一篇 2023年2月15日 下午2:57

相关推荐

  •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做强园艺技术专业群

    近年来,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奋力打造高水平园艺作物技术技能创新平台。其中,农业系积极对接贵州省科技厅、贵州省发改委和遵义市科技局,积极整合各种资源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遵义职院农业系先后获得遵义市人才创新团队、遵义市重点实验室和省发改委立项的工程研究中心,获得资助资金140万。“如今,院党委支持建设完成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,正是有了这些科研平台,我们才有机会成功…

    2023年1月11日
    001.5K
  • 种菜养花好处多!柳叶刀子刊:“园艺疗法”降低癌症、慢性病风险,还能显著降低压力和焦虑水平!

    种菜养花,看夕阳西下……小编最近发现很多生活剧中的角色都有种花种菜的爱好。殊不知,种点绿植,也能帮助我们抗癌!美国《女性健康杂志》就曾报道过,经常做园艺可以显著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。 近日,由美国癌症协会资助的有史以来第一个社区园艺随机对照试验发现,那些开始园艺的人摄入了更多的纤维并进行了更多的体育锻炼——这两种方式都可以降低患癌症和慢…

    2023年1月11日
    001.9K
  • 南京火遍全网的网红花卉,午朝门前盛开,引得无数人前去拍照打卡

    南京火遍全网的网红花卉,朝午门前盛开,引得无数人前去拍照打卡

    2023年2月1日
    002.1K
  • 诗情画意 山水精神——园林的古典与现代

    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、空间布局和美学观念受到现代社会的种种冲击,在空间营造、理水叠石、园林雕塑,甚至照明和材料的使用等造境方式上,都面对新的社会情境。

    2022年12月26日
    001.7K
  • 沭阳盆景大集在哪里

    沭阳盆景大集在沭阳县新河镇新槐居委会西外环段,有需要可以联系13805240253

    行业动态 2023年7月17日
    002.2K
  • 金华:苗木市场 新春开市

    1月28日,金华市金东区澧浦苗木城兔年新春正式开市交易。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集散中心,金华市金东区澧浦苗木城首日交易活跃,市场里摆满各式各样的果苗,前来采购的全国各地客商络绎不绝。(共享联盟·金华 胡肖飞 摄)

    2023年1月30日
    002.2K
  • 江苏沭阳打造“中国花谷”,花卉直播销售额占全国三分之一

    江苏北部县城沭阳,集聚了淘宝、京东60%的花木类卖家,平均每秒就有15.8件快递从沭阳发往世界各地。今年1~8月,该县花卉直播销售额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。9月27日,第十届沭阳花木节拉开帷幕,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记者从现场获悉,不满足于“花木之乡”的定位,沭阳正推动花木产业“六个转型”,打造“中国花谷”。 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,沭阳…

    行业动态 2023年9月29日
    0014.4K
  • 中国十大植物园

    植物园(Botanical Garden),据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(BGCI)的定义,是“拥有活植物收集区,并对收集区内的植物进行记录管理,使之可用于科学研究、保护、展示和教育的机构”。世界上现存的第一个科学意义上建立的植物园是意大利的帕多瓦(Padua)植物园(1545年)。

    2022年12月10日 行业动态
    006.4K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欢迎来到花卉网,提供花卉新闻、苗木资讯、花木供求、苗木价格、家庭养花、展会等相关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