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植物园发展源远流长

中国植物园发展源远流长

中国植物园发展源远流长

北京西山脚下的国家植物园 由李世东摄

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,植物园从最初的药用植物栽培与功能研究,向着集植物资源收集、植物景观营造、种质资源保护繁育、植物生态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方向发展,成为一个城市、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。

国际植物园协会(IABG)较早对植物园的定义是:向公众开放、其中的植物有明确标识的园地叫作植物园。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(BGCI)新近将植物园概括为:以科学研究、保护、展示和教育为目的,并具有完整档案的活植物保育分区的机构。

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、世界最早药典发源地、世界园林之母,世界植物园最早起源于中国。

2021 年,我国启动国家级植物园体系建设。2022年 4 月 18 日,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,7 月 11日,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。在一北、一南率先设立两个国家植物园,标志着我国植物园建设向体系化方向迈进。

我国植物园实践历史悠久

我国植物园伴随着中华文明发展而发展,历史久远。从上古时期“三皇五帝”开始到清中期,从时间序列上来看,在近 5000 年的历史长河中,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植物园的实践雏形和思想萌芽。

我国最早植物园实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800 年前后建立的“神农药圃”,也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植物园雏形。我国古代有比较明确历史记载的植物园有秦汉时期的“上林苑”、魏晋时期的北郊坛药圃、南北朝时期的乐游园、大唐时期的京师药园和大涤山药圃、北宋时期司马光的独乐园、明代皇子朱肃的救荒本草园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园、徐光启的种植试验园、清代状元吴其濬的东墅花园等十大植物园,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陕西、河南,长江流域的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湖北,这与中华文明发展演变密切相关。

中国古代植物园建设的渊源主要包括 3个方面。

食用植物的栽培。在人类从原始文明向农业文明转化的过程中,植物最初都是野生的,我们的祖先为了获得生存必需的食物来源,逐渐学会了栽培植物。据考证,世界常见的栽培植物,有 100 多种原产地在中国,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,进而逐渐建立了栽培植物园,如明代朱肃的救荒本草园、徐光启的种植试验园,就是其典型代表,他们依此还分别完成了科技巨著《救荒本草》《农政全书》。

药用植物的研究。我国本草研究历史悠久,药用是当时人们除食用之后的第二需求,上古时期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佳话,夏商时期我国用药经验逐渐丰富,秦汉时期便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药典《神农本草经》,到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达到高潮。在本草研究过程中,古人特别重视药用植物园的建设,从最早的“神农药圃”,到魏晋时期的北郊坛药圃、大唐时期的京师药园和大涤山药圃,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园,占古代植物园总数的将近一半。

园林景观的营造。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,中国园林起源于先民对山水自然的原始崇拜,《诗经》中就有“灵台”“灵沼”“灵囿”——上古园林的记载,古代逐渐进入村庄城镇的人们,为补偿与大自然的相对隔离,帝王将相、文人雅士、出家僧人等,都建立了各式园林,逐渐形成皇家园林、私家园林、寺庙园林三大类型,如秦汉时期的上林苑、南北朝时期的乐游园就是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,北宋的独乐园、清代的东墅花园则是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,而位于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大涤山药圃,从某种意义上属于寺庙园林的范畴。不管哪种形式的园林,其共同点就是园中遍植花草树木,成为现代植物园的重要源流。

中国植物园发展源远流长

华南国家植物园景观温室群全景 华南国家植物园供图

我国近代植物园的科学探索

我国建立科学意义上的植物园,还是近代以来的事。“植物园”的本意就是“研究植物学的园地”。

植物园与植物学密不可分,作为起源于欧洲的近代科学之一的植物学,是清咸丰八年(1858 年)传入中国的,其后的 1860 年开始建立我国第一个科学意义上的植物园——香港植物公园,拉开了近代中国植物园建设的序幕。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。

清末殖民植物园建设时期。清朝末年,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,外强欺压,国力日衰,1860—1911年的 50 多年时间,只建立了 5 处植物园,还都是英国、日本殖民者在香港、台湾、辽宁等地建立的,是为殖民者的殖民统治服务的。

民国植物园探索时期。1912 年进入民国以来,我国第一代植物学家群体出现,先后在多个省区创建一批科学植物园,如 1915 年陈嵘教授为江苏甲种农业学校创建了教学树木园,1921 年钟观光教授为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创办了笕桥植物园,1929 年刘慎愕教授在北京三贝子花园创办了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馆植物园,1929 年傅焕光教授在南京承办了中山陵园纪念植物园,1934 年胡先骕教授在九江创办了庐山森林植物园,1934 年蒋希益先生为上海市教育局创办了上海市立植物园等,形成一股科学植物园建设潮流。这一时期,全国共创建植物园 18 处,至今仍保存的有 13 处,大部分已成为现在的大型标杆植物园,对推动全国植物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。

中国植物园发展源远流长

北京药用植物园 由李世东摄

我国现代植物园的快速发展

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植物园得到快速发展,据统计,70 多年来共建立植物园 443 处,平均每年新建植物园 6 处,目前保存下来的 437 处,占我国目前全部植物园 456处的 95.8%。这一阶段又可以分别 3个时期。

新中国植物园恢复发展时期。据统计,1950—1977年的 28 年间,我国新建植物园 74 处,全国植物园总数达到 93 处。特别是 1956—1960 年,5 年新增植物园 43处,平均每年新增植物园 8.6 处,形成我国植物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。

改革开放植物园较快发展时期。1978 年开始的改革 开 放 ,推 动 我 国 植 物 园 建 设 较 快 发 展 。 据 统 计 ,1978—2000 年的 23 年间,我国新建植物园 119 处,使全国植物园总数达到 212 处。特别是 1984—1986 年,3 年新增植物园 27 处,平均每年新增植物园 9 处,形成我国植物园建设的第二次高潮。

新世纪植物园快速发展时期。进入 21 世纪,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,推动植物园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。据统计,2001—2022 年的 22 年间,我国新建植物园 250 处,全国目前实际有植物园 456 处。特别是 2002—2018 年,新增植物园 223处,平均每年新增植物园 13 处,形成我国植物园建设的第三次高潮。

我国植物园发展的主要特点

我国植物园的持续快速发展,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,呈现出鲜明的特征。

我国是世界植物园建设最悠久的国家。自公元前2800 年我国建立世界最早的植物园雏形“神农药圃”以来,经过近 5000年的发展,我国植物园总数达到 456处。

我国是世界植物园分布最广的国家。从空间分布上看,我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 34 个省份,目前都建有植物园,覆盖全国 960 万平方公里,其范围之广,世所罕见。

我国植物园级别完善。经过长期不断发展完善,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国家植物园、省级植物园、市县级植物园、乡村植物园、个人庭院植物园在内的完整植物园体系。

我国植物园类型多样,主要包括 6 种类型:国家有关机构主办的大型综合植物园,各地城市园林部门主办的以园林休闲为主的园林植物园,地方林业部门主办的以“近地保护”为主的森林植物园和树木园,科研机构主办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植物园,高等院校主办的以教学为主的教学植物园,企业、个人主办的以旅游、生产为主的旅游植物园。

我国植物园以中小植物园为主。从面积来看,1—100 公顷的植物园 270 个,占植物园总数的 59.2%;1000公顷以上的大型植物园仅有 14 个,占植物园总数的3%。从保存活植物种类来看,大部分植物园属于保存100—1000 种的中小植物园,合计 275 处,占植物园总数的 60.3%;保存活植物种类在 5000 种以上的大型植物园有 17处,仅占植物园总数的 3.7%。

我国植物园需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一是优化顶层设计,对植物园进行科学布局,对已经建立的植物园进行准确定位,在尚未建立植物园的关键地区新建一些植物园。二是大力提升能力,增强植物园的科研、保护、科普和利用等功能。三是加强科学管理,制定实施植物园建设管理法规体系、制度体系、标准体系,构建布局科学、特色鲜明、功能互补的植物园体系,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。

中国植物园发展源远流长

华南国家植物园龙洞琪林 邓新华摄

我国植物园发展的主要动力

盛世兴园。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和我国历史发展演变来看,都有盛世修典、盛世兴林、盛世兴园的规律。从古代到现代植物园的发展,一次次验证了盛世兴园说。特别是我国现代植物园的 3 个发展高潮,分别是在新中国建立、改革开放、新世纪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时期,国家发展兴盛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推动植物园取得一次次新的发展。

需求驱动。自从进入有史文明以来,充足的食物与药物需求等生理需求,成为人们最紧迫的需求,从而催生了“野生植物栽培驯化园”“药用植物园”等世界上第一批植物园。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,人们的需求随之逐渐发生变化,从生活需求到生长需求,从生长需求再到生态需求,催生了一代又一代植物园的诞生,植物园的功能不断演进完善,植物园的作用逐步扩展,植物园的贡献不断提升。

科教兴园。我国古代植物园,特别是北宋以来,很多都是古代科学家创建的。我国现代植物园更是在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的支持下推动的,特别是 1956 年我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《1956—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》提出建设植物园、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提出、新世纪科教兴国和创新强国战略的实施,推动全国植物园建设快速发展。

生态文明。21 世纪以来,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,我国植物园建设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,进入有史以来最快速的发展新阶段,平均每年新建植物园突破两位数,成为世界植物园建设的引领者。同时,新的时代,人们的需求已从生理需求、生长需求跃升到生态需求,作为具有生态休闲、生态旅游、生态科普功能的现代植物园,吸引着国家、社会、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建共享植物园,催生各级各类植物园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。

本文转载自中国绿色时报,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,本文观点不代表花卉网立场。

(0)
花友的头像花友
上一篇 2022年12月9日 下午5:19
下一篇 2022年12月10日 下午2:36

相关推荐

  •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做强园艺技术专业群

    近年来,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奋力打造高水平园艺作物技术技能创新平台。其中,农业系积极对接贵州省科技厅、贵州省发改委和遵义市科技局,积极整合各种资源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遵义职院农业系先后获得遵义市人才创新团队、遵义市重点实验室和省发改委立项的工程研究中心,获得资助资金140万。“如今,院党委支持建设完成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,正是有了这些科研平台,我们才有机会成功…

    2023年1月11日
    001.2K
  • 沭阳:“小盆景”扮靓新乡村

    沭阳是全国首批“中国花木之乡”,也是全国花木盆景主产区之一,有着数百年的花木种植史。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沭阳人,我心底一直有个“工匠梦”:不仅要让更多人学习盆景技术创业致富,也要让“沭派盆景”艺术传承发展。 我小学三年级就跟着爷爷学习栽培盆景。初中毕业后,我进入沭阳中专学习艺术创作,十分痴迷于《芥子园画谱》。这本画谱让我掌握了中国画技法,增强了对松柏、山石形态…

    行业动态 2023年1月14日
    001.5K
  • 种好一株苗,拓宽致富路

    转自:滁州网 日前,在来安县雷官镇埝塘村,只见火红的红叶石楠间,苗木经纪人高永春带着十多个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忙着起苗、装车。这片苗田的主人,五十多岁的高迎春则在车旁仔细清点着数目。“销售、起苗、运输都由经纪人负责,我只管种好家里的这七八亩苗,每年就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,很满足。”高迎春笑眯眯地说。 埝塘村地处丘陵地区,气候干旱,并不太适合种植传统农作物,为了拓展…

    行业动态 2023年1月10日
    001.2K
  • 中国生态保护红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创新解决方案

    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(COP15)第二阶段会议中国角8日开展的一场边会活动聚焦生态保护红线,中国生态保护红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创新解决方案。

    2022年12月10日
    001.3K
  • 冬花上市 今年上海水仙价格略涨

    随着冬日的脚步悄然而至,普陀区的岚灵花鸟市场内冬季花卉的销售热潮正逐步升温。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,各式耐寒且寓意祥瑞的冬季花卉纷纷亮相。 图说:岚灵花鸟市场 王笛 摄 踏入岚灵花鸟市场,蝴蝶兰、大花蕙兰、杜鹃、月季……各类花卉竞相绽放,让人眼花缭乱。冬季来临,市民们更倾向于选购既能耐寒、花期又长,且寓意美好的花卉为生活增添一份情趣。此外,传统年宵花如盆栽兰花…

    2024年12月7日
    00692
  • “一户一田”来了!中央一号文件:土地整治,小田并大田

    期待已久的中央一号文件,终于发布了。其中,关于三农的各种信息,确实不少。通过这份文件,我们基本可以看出“农业强国”,并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推进实施中。其中,对于广大农民群体的各种利好,也将一一推进。前期,我们经常说的“一户一田”的农田改革,也在文件中提出。那么,为什么要进行“一户一田”?这个变革对农民真有好处吗? 土地的变革来了!一号文件明确指出:总…

    2023年2月15日
    002.2K
  • 临夏花卉市场红红火火,这抹春色,你值得拥有

    新年伊始,临夏的花卉市场人气高涨。在新花市的温室大棚内,各色植物花卉摆得满满当当,生机盎然,争奇斗艳。拉开一层布帘,一秒踏进春天。拉货的小板车来来往往,一片繁忙景象。买些漂亮的花草放家里或者送亲朋,逐渐成为不少市民新的生活品质之选。 朵朵鲜花争相绽放,缤纷多彩,颗颗绿植昂然挺立,惹人喜爱。玉立的蝴蝶兰、翠绿的鸿运当头、娇艳的杜鹃,各色鲜花争奇斗艳,空气中弥漫…

    2023年1月9日
    003.3K
  • 山东花卉市场迎来畅销季

     春节临近,青州鲜花交易迎来畅销季。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的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,早上9点已是车水马龙。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早早赶到市场,查货源、询价格、运货、组盆,一派繁忙景象。   开门没多久,科卉园艺的老板孙培琪已经送走了来自青岛和威海的两批客商。“这两批共卖出去1000多支蝴蝶兰,单支价格都在20元左右。”孙培琪说,为了迎合市场需求,除了批发零售蝴蝶兰盆…

    行业动态 2023年1月15日
    001.5K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欢迎来到花卉网,提供花卉新闻、苗木资讯、花木供求、苗木价格、家庭养花、展会等相关信息。